产品详情

    东莞红香蕉苗、广西红香蕉苗

    发布时间:2024-07-02

    红香蕉是什么?是普通香蕉变异来的吗?好不好吃呢?我相信还有很多朋友还没有吃过红香蕉吧。高品质的香蕉,要求具有香甜可 口的吃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,同时外 观要亮丽。而红香蕉不仅外观特殊, 且味道比市场上有售黄蕉从甜度到肉质的细度和香气都较更优一筹。 香蕉2001年新推出的一种新型香蕉。它具有很强的耐寒性,而且非常结实。果实非常大,外观看起来很漂亮,颜色是红色,味道特别甜,味道浓郁。营养价值也非常高,但产量很低,所以价格比较贵。但是现在技术正在慢慢发展,即使是稀有品种也能获得高产量。红香蕉有一种喜庆的寓意,代表快乐,所以很多人用这种香蕉作为礼物来代表他们的好意。今天我们谈谈在种植红香蕉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东西。 红香蕉组织培养苗具有成活率高, 发育生长整齐,健苗率较吸芽苗高,蕉苗定植方便并可密植,能优化品种 防止退化,提高品质及栽培时省时省 工,降低栽培成本,采蕉期集中,并能有效控制产期。大把蕉及狮头把蕉 较吸芽苗少,成品合格率高等优点。 1. 由于红香蕉组织培养苗定植栽培时,植株矮小,茎叶组织幼嫩,对病 虫害的抵御能力较弱,对杀虫剂一类 农药也较敏感,稍有不慎便会造成蕉 苗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枯萎**。故对 定植后初期的栽培管理必须特别重视。 种植时若根部未受损伤即种即活,植 后10-15天开始施肥,初期要注意干 旱时的灌溉及排涝、杂草的防除,** 适合蕉苗生长的温度是28 ~ 30乞, 12%以下生长停滞,致死温度在3弋以 下。现将红香蕉组培苗栽培管理时应 注意的事项列述如下:蕉园的选择 红香蕉蕉园的选取要求:**土 层深厚、肥沃、不含有害物、结构疏 松;第二具有便利的排灌条件和避风、 避寒性。国内的蕉园一般分为水田蕉 园、旱田蕉园和旱地蕉园。 黄叶病地区的蕉园不宜栽种 抗病品种之外的组培健康红蕉苗。因 组培健康蕉苗本身并不抗黄叶病,种 植于病区易感染黄叶病。瓜豆蔬菜地区易感染嵌纹病, 故不宜种植于与瓜豆相邻的地区。栽种红香蕉组培健康苗时不 宜间作其他作物,或是以混农林方式 进行耕作,以免初期发育生长不良和感染病毒。有萎缩病与嵌纹病地区栽种组培健康苗时,要彻底清除相邻蕉园 内的病株,并经常喷施防治妍虫农药, 预防香蕉萎缩病与嵌纹病的发生。蕉园不宜选择在土层.浅,排 水不良的低洼地带。 2. 种植期的选择 组培健康蕉苗从定植到采收期约 需12个月,因此,在配合销售市场需 求的同时,可根据不同的目标收获期 来确定种植期。通常分为夏植、秋植 和春植。春植一般收冬蕉(雪蕉),夏 植收获新花蕉,秋植收正造蕉。 在冬季无严寒的地区推广一年一 植的“春夏蕉栽培法”,宜于3-6月 栽种。面积大的蕉园,因受销售市场 配量的限制,更宜于这4个月期间分 批次进行种植,以便在冬春水果淡季采收红香蕉,此时,市场需求大、售 价较高,可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。“春 夏蕉栽培法”利于土地的安排和整理, 可减少束顶病、花叶心腐病及控制生 育期,提高栽种成活率和单株产量。 3. 种植的方式 组织培养健康红蕉苗**的优点 在于可以密植,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 量,减少大把蕉的发生,提高红香蕉 产品的合格率。宽窄行三角形栽培方 法为:窄行1.3米,宽行3.9米,株距 2.2米,行三角形方式栽培每亩134 株;或以窄行13米,宽行3.25米, 株距2.2米,行三角形方式栽培每亩 栽种147株。 种植红香蕉的园地要先深翻30~ 45厘米;整平做畦,然后按规格挖穴。平地穴深0.5米,长宽各0.9米;山地 穴深0.6米,长宽均为1米。挖穴后先 把表土填入少许于穴中,再将腐熟的 堆肥或厩肥、草木灰拌土填入。 4. 平时的管理工作 平时的管理工作主要有三个大的 方面:**是土肥水管理;第二是树 体管理;第三是病虫害的防治。通常: (1) 遇有吸芽长出应即刻除去。 (2) 注意施肥、灌溉、排水和杂 草的清除。 (3) 抽穗的果房要剪除,并做好 疏果及整把工作。 (4) 抽穗后的果房须套袋及行果房保护工作。 (5) 随时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及防治。 (6)红蕉根系浅生且好气。因而 要中耕除草、松土、培土。 香蕉作为一种热带名优水果,因 其生长周期仅为一年,且在调节产期 的基础上,一年四季皆可上市供应, 是一种不间断的时鲜水果。香蕉的口 味老少皆宜、营养丰富、物美价廉;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,不断有新的抗 癌活性成分从香蕉中被挖掘出来,时 常在报纸、杂志上有此方面的报道, 而成为如今人们喜好的抗癌保健水果。 红香蕉的内容就到这里了,虽然红香蕉品种产量比较低,但是只要用心栽培,遵循红香蕉的生长规律,给足它生长需求,就可以获得比较高的产量了。以上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给我们留言,我们会及时给您解答,也可以关注我们,我们会持续给大家带来更多种植内容,感谢您的阅读!

    分享:

    【扫码关注我们】

    Top